比亚迪在智驾沟通会回应车主关注的问题
2月11日消息,微博博主“常岩CY”在2月10日参与了比亚迪智驾的沟通会,该沟通会主要是比亚迪官方相关智驾负责人向核心粉丝、车主、媒体讲解智驾方案以及老车主一些最关心的问题。如:老款车型是否可以加钱升级智驾。
这里汇总一下该博主的一些沟通会内容:
天神之眼C是否可以直接城市NOA?
天神之眼C也具备支持城区内NOA的能力,但因为安全是位居首位的,所以目前的功能开放还比较谨慎。
天神之眼车型会在海外上市吗?
海外智驾肯定会上,目前主要考虑的用户需求和合规要求。
天神之眼A、B、C的智驾算法和架构有区别吗?
A、B、C 整体的算法和架构和一致的,技术底座就是最先进的,未来大模型会被压缩,当下这些平台的很多功能是有可能做到一致的。
对比小米和华为,天神之眼的表现如何?车主是否可以近期体验到?
小米和华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一方面在智驾方面,另一方面是营销方面,我们把规模和技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营销方面,线下和线上两方面,之前比亚迪做得多说得少,春节我开天神之眼从深圳回西安,开了三天,我觉得体验是非常好的。最近销售也经过了相应的培训,已经可以带客户进行对应的体验了
天神之眼C是纯视觉方案吗?
在传感器的选型上做了反复的研究,双目摄像头可以立体成像,三目摄像头可以做更好的补充,它不是纯视觉方案,还有五颗毫米波雷达。我们在成本上还是投入了很多我们的角雷达都相当于是前雷达的能力。
为什么海鸥6.98万车型没有搭载智驾?
海鸥起步带智驾的是7.88万,海鸥这个级别做智驾方案的最开始没这么激进,但是我们后来回顾“油电同价”和电比油低”的时候,对行业的冲击是有,但是持续的时间就两三个月,同行的跟进很快,今年我们希望用成本+技术来当做组合拳,构建6-8个月的品牌护城河。还-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今年的政策出的比较早,今年很多购车的升级起步就到7-8万元的价位,去年海鸥一半的份额在7.58万这个价位。我们还留了6.98万的车型,是有些用户对于智驾的敏感程度不高。这段时间的测试期相当于我们有个没有智驾的选型做一个市场的测试。
为什么现在要做智驾?
23年王朝开年推出了冠军车型,24年开年做了荣耀车型,今年做了智驾,我们发现新能源的渗透率在去年就达到了50%,今年最少要实现60%的渗透率,达到1400万辆以上,24年的高阶智驾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10%,行业里有一个说法是跨越鸿沟,这对于用户选择以及车型保值率等都有关系。另外我们的后台数据显示,对高阶智驾感兴趣或者觉得是加分项的是70%,比亚迪是一旦想好了就马上去匹配,我们的技术、营销、销售都做了匹配。
智驾的硬件是否可以在后期支持物理升级提升呢?
整套系统提供了硬件的升级能力。对于比亚迪内部的事业部,以及外部的产业链,我们都提供了比亚迪的要求,所以有比亚迪独有的要求和设计规格,这也是把比亚迪的设计带入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
比亚迪的赛车场会什么时候可以体验?
比亚迪的赛车场会在3月开始体验,王总要求加入了很多智能化和电动化的体验和规划。
为什么要和DeepSeek合作呢?
和DeepSeek的合作是真正看到了当中的精髓所在,另外是很看重它的精神。
天神之眼C会提供城市记忆领航功能吗?
天神之眼C肯定会提供城市记忆领航,今年年底前提供,我认为我们有很大的机会摸到城市领航驾驶,有很大程度摸到全天候全地形的智驾能力,摸天花板的决心肯定是不动摇的。天神之眼C会像DeepSeek一样给行业一个大惊喜。
比亚迪有没有打算为现在的老车型推出改造智驾的计划?
非天神之眼C的车想改造智驾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车内的线束和位置都没有,车顶都需要重新开模,最大的区别是璇玑架构。
华为的ADS会在其他车型中搭载吗?方程豹会不会采用天神之眼?
方程豹的车型目前还在使用华为的ADS,其他车型还在讨论之中。
智驾车型这么多,能满足国内外的需求吗?
我们在河南的投入很大,既满足国内需求,也满足海外需求,比如我们的方程豹和皮卡Shark都在郑州生产。
怎么看待华为?
华为是我们非常尊重的品牌,华为和方程豹也算是双向奔赴。
天神之眼C为什么同时采用英伟达和地平线的智驾芯片?
我们这次搭载的天神之眼C成本也很高,但是比亚迪会用设计和规模来降成本,C会用英伟达和地平线两家,我们看了下中国的芯片性能也非常强,但是量产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我们提供了两套方案。等我们的规模化起来之后不光是比亚迪,全行业都会收益。
行业很多好用的智驾场景,比亚迪会实现吗?
现在大家都在深度挖掘数据,深度挖掘场景,行业具备的我们都会做。
采用英伟达的智驾芯片和采用地平线的智驾芯片的车型,域控制器是通用的吗?
无论是英伟达还是地平线,域控制器都是通用的。
不同车型搭载的天神之眼C硬件配置有区别吗?智驾软件方面的支持会有区别吗?
只要是天神之眼C平台,无论是七八万还是二十万所有的硬件都是一样的,而且未来所有的软件升级都是免费的,这就是我们提出全民智驾的意义。
为什么比亚迪进入智驾领域这么晚?
我们和智驾行业的握手有两次,一次是2019年,不太成功,一次是 2022 年开始,和消费者的需求是比较契合的,中国的产业化就是这么神奇,激光雷达价格的下降可能会超过摩尔定律,过去两年我们对智驾有了深的理解,用户也需要,技术也稳定,恰逢其时。
怎么看待智驾对未来的影响?
未来,智驾应该全民普及。车企都会把资源聚焦,但是未来的场景化功能,需要要求会更高,一方面对数据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对于人员测试规模的需求也越大。
为什么要同时推出天神之眼A、B、C智驾方案呢?
英伟达和国产芯片的选择上,我们主要看两家的价格和保供能力,是一个微动态的变化,但都是我们的主要供应商。另外我们和华为以及其他供应商的合作也很多,我们分出一些车型,我们的压力会小一些,另外我们想把比亚迪弄成一个开放的舞台,比亚迪的工程师和他们既有互动,也有竞争,树立一个很好的各个解决方案比较谁做得好的良性的互动。
天神之眼C的安全性如何?
BEV属于前融合,传感器的能力的强与弱,后面需要算法来补,我们把更多的传感器放上去,会带来更强的安全的上限,克服了纯视觉天然的问题,我们光研究传感器的有30多个博士,智驾应该是看一个系统方案,不是看一个单纯传感器的方案。
— END —